踐行“三嚴三實”打造渝南黔北商貿物流中心
編輯:佚名 來源:重慶日報 作者:佚名 更新于:2016-2-16 閱讀:
踐行“三嚴三實”、抓好商貿流通,要敢于迎難而上、敢于銳意進取
把“三嚴三實”貫徹到工作中、體現在行動上,就要力克“庸懶散”,敢于知難而進,開拓創新。當前,按照“互聯網+”的思維來推進電子商務是發展趨勢,但是綦江本地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剛剛起步,尚需培植。短板蘊含著潛力和市場,只要直面困難、迎難而上、銳意進取,就能搶占發展先機。因此推進綦江商貿流通創新發展、加快發展,更要堅持“創新驅動”發展理念,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助推本地產品互聯網營銷、生活服務互聯網運用。要整合綦江現有技術資源,利用香港清華同方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契機,切實抓好眾創空間建設,提前開展電商培訓、電商孵化,引導鼓勵全區電子商務、IT、咨詢、廣告圖文、營銷策劃、風投融資等關聯企業向電子商務產業園集聚,不斷優化完善電子商務產業鏈。要注重農村電商市場開拓,結合在便民服務中心開展的金融、超市、電商“三進村”工作,進一步抓好農村電商三級綜合服務體系建設,完善區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功能,逐步建立覆蓋全區各鎮村的電商服務站(點),促進城鄉商品雙向流通。
踐行“三嚴三實”、抓好商貿流通,要堅持服務導向、堅持以民為本“三嚴三實”的出發點,是為了群眾;評價“三嚴三實”的根本標準,也是看群眾滿不滿意。抓好綦江商貿流通,要堅持發展為民,努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。要健全三級便民網點,全面改造升級綦江區6個城區菜市場、17個鄉鎮農貿市場,培育核桃灣社區、三江圓通寺社區等市級社區便民商圈3個,東溪、打通鎮級商業中心5個,建設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3個,進一步改善民生商業設施,大力推進“萬村千鄉市場工程”2個區級配送中心、38個鎮級日用品(農資)連鎖店、671個村級便民店建設,切實健全完善綦江區三級便民服務網點。加快社區快遞取送點(提貨柜)建設,打通商品末端配送瓶頸,引導開發商按照建筑體量5%左右的比例配置社區服務型商業設施,增強商業配給,探索在居民集中小區劃定區域作為農民農產品直銷臨時攤區,旺季流動超市,有效滿足城市居民購物需求。
上篇:
下篇:













